康奈爾建筑專業(yè)申請實例,藝術生怎么拿康奈爾大學、UCL的offer?每個學建筑的同學看到這兩所院校的名字,都會透露出渴望的眼神!我們今天采訪的ACG學員就成功拿到了康奈爾+UCL的雙料offer!
藝術生怎么拿康奈爾大學、UCL的offer?每個學建筑的同學看到這兩所院校的名字,都會透露出渴望的眼神!我們今天采訪的ACG學員就成功拿到了康奈爾+UCL的雙料offer!
下午時分的賽奇樓“Sage Hall”
--來自康奈爾官方Ins
UCL大學校園一角
--來自UCL官網(wǎng)
那么,如何才能擠進這樣的金字塔頂端?
需要什么樣的背景?需要什么樣的作品?
她獲得offer大滿貫的萬能公式,
是充分調(diào)研還是跨學科思辨能力?
帶著這些問題
我們來看看ACG明星學員子萱同學的專訪吧~
子萱同學
目前錄取情況
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
UCL (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)
謝菲爾德大學 University of Sheffield
曼徹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
愛丁堡大學 University of Edinburgh
更多offer持續(xù)更新中......
為什么選擇建筑專業(yè)&ACG?
是什么原因選擇建筑專業(yè),對建筑的理解是什么?
看到大師的建筑就一見鐘情了,直覺吧哈哈哈!我本身非常喜歡人文和藝術,建筑正是這兩者的結合。之前選擇了視覺傳達藝術,但不太適合我的性格,建筑的理性和嚴謹更適合我!康奈爾的專業(yè)是和交互結合的,會有很多research opportunities (和教授做研究的機會),實驗性更強,也更有趣!
是什么原因選擇ACG助力你的申請?
當時了解了很多留學機構,包括藝術留學和普通大U留學機構。第一次去ACG的時候被大家的學習氣氛所吸引,他們都在很認真、專注的準備作品。后來了解到ACG的資源比較豐富,并且有不同的學科可以嘗試,就果斷選擇這里了!
征服考官的作品集是怎樣創(chuàng)作的?
申請過程中做了哪些準備?通過哪些方式獲取靈感呢?
1. 搜索initial idea(初始概念)
+ 視覺方面:比如圖片,別人的作品,自然元素,讀書。比如說Neri Oxman的設計理念影響了我的UCL加試題。
+ 旅行、自己的經(jīng)歷
+ 抽象的:理念。比如尤瓦爾·赫拉利寫的三本書,里面關于現(xiàn)代社會中,現(xiàn)代養(yǎng)殖對動物的迫害,啟發(fā)我做了一個現(xiàn)代社會浮世繪的博物館的項目。
2. 形成自己的想法
+ 與老師們溝通、聊天
+ 老師們的經(jīng)驗都很豐富,會告訴我哪個想法不好
+ 思考:新舊知識的鏈接
3. 尋找呈現(xiàn)方法
+ 與老師們深入溝通,配合思路去搜索
+ 不斷嘗試、試錯
子萱同學在ACG完成作品集時
請從靈感來源、調(diào)研、創(chuàng)作過程到呈現(xiàn)方式等方面介紹自己的作品集中比較滿意的項目。
很喜歡浮世繪系列,其中not a sandwich chair的作品。
+ Bartlett 教授面試的時候說就是他們想看到的作品,可以看到我的思考過程和對社會的思考,并且用自己有趣、獨特的方式呈現(xiàn)出來。
+ 簡潔明了
還有自畫像。
+ 最后的效果和一開始計劃中的完全不一樣
+ 提升了視覺化表達能力
+ 從中看到了老師們的不同perspectives和審美,很有意思
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你遇到過哪些有挑戰(zhàn)性的問題?是如何克服的呢?
總體來說,在每個項目的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最有挑戰(zhàn)的地方是如何呈現(xiàn)這個想法,因為經(jīng)常產(chǎn)生很多想法,但不能follow through!和老師們一起討論探究后總會得出很多解決的辦法,再嘗試不同的方法,很受益!
最有挑戰(zhàn)的是UCL的加試題,因為當時時間特別緊!
+ 10月底提交的UCAS申請,11月發(fā)了試題,結果因為學校作業(yè)太多,而且同時要申請美國學校,需要提交前最后一周才想起這個事,導致最后3天開始做的!
+ 問題很獨特(reimagine the ordinary)和朱學莘極限Brainstorm ,兩次課確定了內(nèi)容!
+ 郵寄時DHL出了問題,差點UCL沒有收到,多虧梁老師跟學校溝通!
子萱作品集
再就是自己的手繪/設計能力不足,是做作品集過程中很大的問題,不能很好的闡述和實現(xiàn)自己的想法,這也是在ACG學到很多的一點,幫我解決了很大問題!在做項目的過程中,能力一點點跟上了。
剛開始學習建筑的時候,對自己的作品集沒什么信心,總覺得什么也做不出來。經(jīng)過與朱學莘老師溝通、學習,不斷努力的做,自己的能力再潛移默化中提高了,對后來呈現(xiàn)出的作品集還挺滿意的!
但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,打算暑假接著在ACG學,為大學做準備!
你最喜歡的藝術大師有哪些?他的作品對你的創(chuàng)作產(chǎn)生了哪些影響呢?
除了前面提過的,看過大師的作品,大部分都是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審美能力和風格。
沒有很系統(tǒng)的學習過,只是準備面試的時候做了一個9頁的research…… 整理了一下自己喜歡的建筑師、建筑理念。比如,因為喜歡Louis Kahn的哲學+建筑的理念,在面試時和面試官談了很多。
劉新奇老師喜歡的de Chirico, 我也很喜歡!
de Chirico作品 圖源網(wǎng)絡
在ACG發(fā)生過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呢?對哪位老師的印象最深刻
對申請截止前最后一周印象最深刻!天天熬夜,在ACG待到很晚!與朱學莘老師一起做作品集到最后一天,頂著巨大的壓力,但過程很愉快!
特別喜歡朱學莘老師的教學風格,她總是鼓勵我獨立思考,做什么,以及怎么做,所以作品集完全是我自己的風格、做的也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,這是大學想看到的;再就是有試錯過程,自己探索作品的呈現(xiàn)方式。
并且在完成作品集過程中,通過我與老師的不斷探究與思考而得出滿意的結論,很有成就感,而且能力提升很快;朱老師總是要求特別高、嚴格,還特別認真!使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些;她做事很有邏輯性,比如第一節(jié)課,想好了做什么項目,就差不多把時間線列出來了…
對于即將要開始的海外留學生活,有哪些計劃呢?
+ 提升設計能力
+ 在大學認識更多有意思和創(chuàng)造力的同學和教授
+ 旅行,或者去exchange program
+ 接觸不同的學科
對于自己的未來有什么樣的規(guī)劃呢?
+ 想在暑假實習
+ 完成大一或大二之后gap一年
+ 去建筑Grad school
有沒有想對學弟學妹說的話或者建議?
申請過程中能力進步是最重要的。其實各大海外院校想從高中生的建筑作品集看到的,無非是你是怎樣的一個人,你對建筑和社會的思考,以及你的熱情,所以要做自己真正喜歡, 在乎的作品,用真摯打動考官!加油!
雙料Offer背后的明星導師
朱學莘老師
教育背景
UCL巴特萊建筑學院(研究生)
Built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Heritage
任教專業(yè):建筑設計
工作經(jīng)歷
馬耳他遺產(chǎn)做國家公交車博物館保護規(guī)劃
在Maris做證交所改造設計
中國文化遺產(chǎn)研究院
藝術成就
Heritage Malta,國家級工業(yè)遺產(chǎn)保護利用實踐項目-公交車記憶,成果收錄進Heritage Malta. Maris,倫敦證交所適應性改造設計。中國文化遺產(chǎn)研究院,海上絲綢之路申遺,參與南京/廣州兩大片區(qū)十余處遺產(chǎn)點規(guī)劃設計與研究,著有國家一級建筑類核心期刊論文《“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”視角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問題研究》。